【江苏省人民医院】

您的位置:首页 >> 最新信息 >>文章浏览

我院胰胆中心领衔发布ISGPS最新专家共识

日期:2020-04-15 15:40:39  来源:江苏省人民医院

日前,我院胰胆中心代表国际胰腺外科研究组(ISGPS)在国际权威外科期刊SURGERY 4月2日在线发表了题为 ‘Management of the pancreatic transection plane after left (distal) pancreatectomy: Expert consensus guidelines by the 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 of Pancreatic Surgery (ISGPS) ’的专家共识,为胰体尾切除术后胰腺残端的处理和术后胰瘘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的预防提供了全面证据及专家解读。该文于2019年10月5日投稿,2020年2月18日被正式接收。

胰漏是胰腺外科永恒的话题,自胰腺手术诞生的那一天起,胰漏就始终伴随着我们,据统计,远端胰腺切除术后胰漏发生率高达20%到35%,其中临床相关胰瘘的发生可进一步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包括出血、感染等),进而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因此,如何在目前现有临床证据的基础上,合理处理胰体尾切除术后胰腺残端,降低术后胰瘘发生率的专家共识亟待形成,以期指导临床实践。

目前,胰腺外科领域对于胰体尾切除术后胰腺残端的处理方法不一,本文共纳入了自2005年以来采用ISGPS术后胰瘘定义的胰体尾切除相关研究,包括了16项随机试验,旨在评估胰体尾切除术后胰腺残端处理各技术方法的临床应用证据,及其对于术后胰瘘发生的影响,以期达成共识并指导临床。文中所涉及问题及其专家声明由部分ISGPS成员于2018年在南京召开的Nanjing Pancreas Forum期间商议讨论后定稿,并以Likert 9分量表形式在所有ISGPS成员内进行投票完成。其中已达成高度共识的专家声明包括:胰体尾切除术使用手工缝合或闭合器关闭残端在术后胰瘘发生方面无差异;闭合器不适用于所有胰腺残端的关闭;能量器械或化学组织封闭剂的使用,或者两者联合使用均不影响术后胰瘘的发生;开放、腔镜或机器人胰体尾切除术在术后胰瘘发生率上无差异;存在具有临床意义且与患者相关的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这些专家声明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此外,在关于生长抑素类似物的预防性使用、胰管支架放置、胰腺残端关闭及吻合、腹腔引流应用的专家声明未能够形成有效共识,则为胰腺外科的临床科研指明了未来方向。

ISGPS作为胰腺术后胰瘘、出血、胃排空障碍等国际标准定义的缔造者,是一个引领和规范全球胰腺外科发展的学术组织,由来自全球各地区顶级胰腺中心的著名胰腺外科领域专家教授组成,其所发表的指南一度被国内学者奉为胰腺外科的“圣经”。苗毅教授于2017年以共同作者身份代表中国学者首次参与ISGPS关于胰十二指肠术后胰肠吻合方法专家共识一文的发表,此次最新发表的ISGPS有关胰体尾切除残端处理专家共识,则是由中国学者首次主导发表的ISGPS共识指南,对我院胰胆中心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国内胰腺外科领域与国际同行的交流更加深入,体现了我院胰胆中心对外交流是持续性的、卓有成效的务实合作,显著提升了我院胰腺专科的国际影响力和学术地位。

 

 4月2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权威外科期刊SURGERY 的专家共识

 

会议现场

 

合影

 

上一篇:

江苏省人民医院正式执行第二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中选药品新价格

下一篇:

陈星莺副省长来我院巡查指导安全生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