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人民医院】

您的位置:首页 >> 最新信息 >>文章浏览

校院协同、多科协作,为生命保驾护航! 南京医科大学中毒研究所正式成立

日期:2021/1/21 17:24:50  来源:江苏省人民医院

一氧化碳中毒、农药中毒、药物过量、酒精中毒……,中毒对于我们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抢救中毒患者?如何进一步规范救治体系?多个学科怎样密切协作?1月20日下午,南京医科大学中毒研究所成立仪式暨首届学术论坛活动在我院(江苏省人民医院)举行。南京医科大学中毒研究所由我院急诊医学中心发起,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以及医院药学部等多个部门共同组建,将为患者的救治提供了更多的支撑与保障。

意义重大!研究所将打造四大平台、聚焦四个方向

我院院长赵俊教授在主持成立大会时表示,根据中国社会统计年鉴2019年数据显示,损伤和中毒在中国城市前10位疾病死亡率及死因构成位居第五位。近年来发生的多起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各类中毒的情况常有发生,医院也多次参与到抢救中毒患者的行动中。此次南京医科大学中毒研究所成立势在必行、意义重大,既是强化校院合作、加强临床与基础交流的成功典范,也标志着校院在中毒疾病及毒理研究方面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我院急诊医学中心张劲松教授介绍了中毒研究所建设的构想和计划。他表示,医院在五大中心建设的基础上,近年来进一步打造体外生命支持体系,整合多学科力量,极大地提升了救治的效率。作为急诊的一个重要亚专科方向,希望以成立中毒研究所为契机,与南京医科大学及医院相关学科共同打造“中毒疾病信息学和临床大数据整合分析平台”“毒物快速筛选与检测分析平台”“多组学个体化中毒机理研究平台”和“中毒研究创新成果转化平台”4个平台,建设3个重点实验室,进一步开展临床毒理学研究、分析毒理学研究、环境毒理学研究和药物毒理学研究4个方向,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服务,凝练学科方向、打造人才队伍、推动转化深入。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所长孙承业教授对研究所的成立表示祝贺,他希望以成立中毒研究所为契机,更好地救治广大中毒患者,更好地履行公立医院的责任担当。抓住十四五开局契机,争取国家中毒卫生应急项目,担当重任,同时也更好地开展中毒相关的科学研究,从而推动本专业更好地发展。

我院党委书记唐金海教授指出,中毒疾病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是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化合物、新材料、新药品的不断出现,以及毒物谱的不断演变,对中毒疾病的防治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大挑战。我院急诊医学中心作为急诊和职业病两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同时又是省内唯一的中毒救治基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中毒临床方面有着鲜明而突出的优势。希望借助研究所成立的契机,进一步加强中毒医学临床与基础合作交流,在技术、设备、人才等方面资源共享,推动我省中毒医学能力提升,助力将医院中毒医学建设成为国家区域医学中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医科大学校长沈洪兵教授点赞了基于医院主导、学校保障的合作理念,并指出,中毒学科本身是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相结合的一个交叉学科,中毒防治不仅是临床医疗问题,也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研究所应当把科学产出与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发挥好全省中毒救治的领头作用,并从中寻求科学问题与科技创新。希望院校双方妥善配置资源、加大合作力度,努力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应用等方面开拓进取,推动合作共建不断向纵深发展。

现场,南京医科大学校长沈洪兵、我院党委书记唐金海、我院院长赵俊及医院急诊医学中心主任张劲松共同为研究所揭牌。同时聘任我院急诊医学中心主任张劲松主任为南医大中毒研究所所长,聘任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法医学系系主任陈峰,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毒理学系主任刘起展,南京医科大学转化医学院执行副院长刘文涛为副所长。现场聘任中国药科大学药学系国家重点实验室刘东飞、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毒理学系肖杭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重症医学科主任刘励军、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毒理学系王军副教授等4位专家代表为特聘专家。

在随后举行的专题学术报告环节,南京医科大学中毒研究所副所长、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法医学系系主任陈峰教授作了“心源性猝死鉴定标志物及临床风险评估研究”的专题报告;南京医科大学中毒研究所所长、我院急诊医学中心主任张劲松教授作了“一起群体性硫酸二甲酯中毒医学救治的启示”的专题报告。

1年救治1000例中毒患者 综合救治能力很重要

“我们全年救治的中毒患者超过1000例”,张劲松教授表示,多年来,医院在临床实践不断探索的基础上,除开展中毒临床救治工作外,还开展了毒物检测、解毒剂储备、中毒会诊咨询、中毒相关科研工作。结合自己20多年来的救援经历,张劲松教授表示,中毒事件占到了他个人参与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67%,这也对医院综合、规范地开展中毒救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医院是怎样开展中毒患者的救治工作呢?

张劲松教授介绍,第一步是分诊。患者送到急诊后,首先在分诊台进行快速分诊,如果是中毒患者会迅速进入到中毒的救治流程;第二步是毒物清除与生命体征稳定。一般来说口服途径接触的农药、药物或生物毒素中毒等,在时间窗内需要进行胃肠道洗消处理。“洗胃或催吐最好在第一时间做,接触毒物时间越短、毒物清除越多,抢救成功的效果也就越好。”张劲松教授表示,但是患者如果出现了全身脏器功能衰竭,甚至生命体征不平稳时,那就要先进行复苏,稳定内环境,脏器功能替代,甚至心肺支持(如ECMO);第三步是毒物药物检测筛查。“患者的血液和尿液马上送到了南京医科大学司法鉴定所毒化室,我们就能进一步获得可能的毒物定性定量结果,从而进行更具有针对性的救治。”
    据了解,我院急诊医学中心拥有急诊和职业病两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作为省内唯一的中毒救治基地,承担了全省中毒卫生应急工作和日常急性中毒救治、毒物检测、咨询和会诊工作。张劲松教授表示,经过多年的建设,在重症中毒综合救治方面,急诊能够开展对症处理、解毒剂使用、血液净化(床旁CRRT、透析、血浆置换、血液灌流)、机械通气、体外生命支持(ECMO)和医院大平台下脏器移植(肝移植)等技术。

搭平台建机制 将为造福更多患者不懈努力

中毒研究所成立后有什么规划呢?张劲松教授表示,急诊医学中心其实很早就已经和学校在开展合作,此次研究所的成立,将会推动合作更聚焦、更系统、更协同。“从今后的工作来看,我们想在三个领域加强合作,一是加强中毒医学临床与基础合作交流,构筑高水平临床科研平台;二是推动研究水平的提高与转化效率,达到国内本领域顶尖,国际有影响力;三是助力中毒学科建设成为国家区域医学中心。”

张劲松教授表示,作为一家省级大型综合医院,通过成立中毒研究所,加上之前成立的体外生命支持中心,可以将公立医院的优质资源辐射到周边乃至更多地区,更好地下沉基层,从而为更多中毒患者及时救治提供有利的支撑和保障。张劲松教授也呼吁,中毒的救治只是中间一个环节,希望通过成立中毒研究所,进一步加深社会大众对中毒的了解,做好健康科普工作,使更多的人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更好地预防中毒、远离中毒,了解中毒的科学救治方法,为提升全民的健康素养做出不懈努力。

成立仪式专家合影

揭牌仪式

上一篇:

我院开展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活动

下一篇:

“一码通”!跨省医保电子凭证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实现门诊直接结算